首页 四季养生文章正文

墙裂推荐(四季养生的方法论文)四季养生 - 四季养生的方法有哪些

四季养生 2024年02月07日 22:47 55 URICN

养生要顺应四季

养生顺应自然变化,才能达到天人和谐统一。

人体的阴阳,是生命的根本。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,即所谓“四时阴阳”。善于养生的人,也要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,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从而达到祛病强身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
1.春季养生注重“培本养阳”

做好春季养生保健,为健康夯实根基。

春季包括我国的农历正月、二月和三月,此时天气逐渐变暖,阳气渐生,草木萌发,万物生长,一派欣欣向荣之象。春天气候多变,乍暖还寒,最易受外邪。所以有“春夏养阳”之说,正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而《医贯·阴阳论》说:“阴阳又各互为其根,阳根于阴,阴根于阳;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。”因此,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,故阳以阴为基,而阴以阳为统,而阳为阴之父,根阴根阳,天人一理也。春季万物初长,固护阳气,阳气乃足,补阴为补阳气生化之本,生化之源也。

春季保养人体阳气的方法很多,重要的一点是要“捂”,即俗语中的“春捂秋冻”,即衣着方面不要顿减,正如《寿亲养老新书》里所指出的“春季天气渐暖,衣服宜渐减,不可顿减,以免使人受寒”。而且还特别强调体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,此外应当多吃韭菜。韭菜,虽然四季常青,终年可供人食用,但却以春季多吃最好。正如俗语所说:“韭菜春食则香,夏食则臭。”中医认为韭菜性温,春季常食,最助人体养阳。

2.夏季养生注重“滋阴去火”

夏日需清补,诸病皆能除。

夏季从立夏至立秋前一日,大约为农历四、五、六月份。此段时节草木茂盛华美,万物长极,阳气达到鼎盛。从朱丹溪的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论来看,此时阴气相对阳气之鼎盛更为不足。《格致余论》云:“四月属巳,五月属午,为火大旺,火为肺金之夫,火旺则金衰;六月属未,为土大旺,土为水之夫,土旺则水衰。”故夏季应当滋养阴气,以助阳之化生。丹溪翁云:“古人于夏必独宿而味淡,兢兢业业于爱护也。”一些好发于冬天的慢性病,如老慢支等,也常在夏季调养。

在夏季,主要是通过滋阴来达到“去火除烦”的效果。例如在夏季应保证在午夜之前入睡,这是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气血回流道肝脏的时间,如果不睡,等于强迫肝脏继续工作,再加上外界气候因素,会导致“肝火旺”,心情更加烦躁。在饮食上夏季应该多喝牛奶,夏饮牛奶不仅不会“上火”,还能解热毒、去肝火。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,可以通过滋阴、解热毒来发挥“去火”功效。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%左右的水分,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丢失的水分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,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。

3.秋季养生注重“阴阳调和”

多事之秋,养肺调神缓减肃杀之气。

秋天天气干燥,气候逐渐转凉。此时阳气始消,阴气初长。此时应及时调和阴阳,使之达到最佳状态。秋气肃杀,五行属金,五脏属肺,若阴津不足,肺气不得敛,则易患咳嗽痰喘之症。秋季寒凉,逐日变冷,养生者必须保持足够的阴津,只有阴足,才能阴生阳长,“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;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”。

在秋季,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,早睡,以顺应阴津的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。早起,以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秋属肺金,主收。酸味收敛补肺,辛味发散泻肺。秋天宜收不宜散。所以,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葱、姜等辛味食品,适当多食一些酸味、甘润的果蔬。还应注意的是,夏季过后,暑气消退,人们食欲普遍增加,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,此时不宜过多进补。秋季燥邪易伤人,除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,对于确有阴伤之象,表现为口燥咽干、干咳痰少的人,可适当服用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等,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。

4.冬季养生注重“骨藏为本”

养肾防寒——冬季养生的重中之重。

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,阳气闭藏,阴寒盛极。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,养藏为本。朱震亨于《格致余论》中说:“十月属亥,十一月属子,正火气潜伏闭藏,以养其本然之真,而为来春发生升动之本。”《内经》云:“冬不藏精者,春必病温。”

在冬季,应当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,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,当处于紧张、激动、焦虑、抑郁等状态时,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。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“藏热量”为主,因此,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、狗肉、鹅肉、鸭肉、萝卜、核桃、栗子、白薯等。同时,还要遵循“少食咸,多食苦”的原则: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,而肾主咸,心主苦,当咸味吃多了,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,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。所以,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,以助心阳。冬季饮食切忌黏硬、生冷食物,因为此类食物属“饮”,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。

以上,为四季养生之法。

标签: 阳气 养生

健康生活驿站 - 健康养生,生活指南 备案号:滇ICP备15002295号 由健康生活驿站强力驱动

网站地图 | TXT地图 | 站点地图
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联系我们:Q(268592018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