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人社热问文章正文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情况汇报 - 事业单位改革机构改革总结

人社热问 2024年02月06日 07:00 61 绽放的青春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最新消息

1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,停止人员调动和提升晋职晋级等。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,由于涉及到人员调动、晋升晋级等问题,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,通常会暂停人员调动和晋升晋级等工作。这是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,避免因人员调动和晋升晋级等工作而影响改革的进程。

2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,招考人数普遍较少。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,由于涉及到人员编制调整等问题,通常会减少事业单位的招考人数。这是为了控制事业单位人员规模,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。例如,去年上半年,浙江省的事业单位招考人数普遍都比较少,事业单位统考招录的人数不足200人,不及往年的一个零头。

3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,临时工有可能被清退。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,由于涉及到人员编制调整等问题,临时工有可能被清退。这是因为临时工与事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通常是短期合同,如果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,则双方的劳动关系解除。因此,临时工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被清退的可能性较大。

4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,可能会出现新的机构。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,可能会出现新的机构。这是因为改革可能会涉及到机构合并、撤销等情况,因此可能会出现新的机构。例如,去年,某市机构改革后合并建设局、房产管理局产生了新的机构。

事业单位机构改革,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最新消息,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临时工,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招考,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调动

事业单位改革历程回顾

事业单位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。事业单位改革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  1. 改革开放初期: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,我国开始逐渐放宽对政府部门的限制,推行简政放权。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政府的效率和灵活性,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。
  2. 1978年12月至1987年10月: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行政改革的探索阶段。这一阶段,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,并逐步转向城市。
  3. 1987年10月至1992年10月: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进行行政改革的深化阶段。这一阶段,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,全面推行政府职能转变,深化行政体制改革,精简机构,减少人员,提高效率。
  4. 1992年10月至2002年11月: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后进行行政改革的完善阶段。这一阶段,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为目标,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,精简机构,减少人员,提高效率,转变政府职能,加强宏观调控,理顺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企业、政府与社会的关系。
  5. 2002年11月至今: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进行行政改革的深化阶段。这一阶段,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,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,精简机构,减少人员,提高效率,转变政府职能,加强宏观调控,理顺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企业、政府与社会的关系,建设服务型政府。
  • 2009年,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,分三步展开:
  • 从2009年1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;
  • 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;
  • 从2010年1月1日起,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。

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。在今后的改革中,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,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,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、效率和服务水平,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。

事业单位改革,行政改革,政府职能转变,公共服务,绩效工资,服务型政府

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与特点

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的改革,分别情况归纳如下:

  1. 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分别在1982年、1988年、1993年、1998年、2003年、2008年进行了六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。目前,国务院组成部门为27个。
  2. 第一次改革启动于1982年,改革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,实行干部年轻化。
  3. 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,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、市场监管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。
  4. 其主要内容有:(1)调整紧缩上层,合理充实下层;(2)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;(3)精简机构,减少层次;(4)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;(5)要求划清楚企业、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;(6)严格编制纪律。

改革开放以来,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:

  • 第一个特点是“减”,即数量减少。1982年,国务院部委达52个、国务院工作部门达到100个,数量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,人员编制超过5万人。
  • 这一阶段事业单位改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:第一,逐步确立以政事分开为主线,以社会化为方向,以分类改革为推进战略。第二,机制僵化、效率低下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。
  • 建国以来,我国经历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,但都未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性突破。问题的关键就在于,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没有以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为指导,缺乏完善的行政组织法的制度支持。

政府机构改革,改革开放,职能转变,经济调节,市场监管,社会管理,公共服务,精简机构,减少层次,干部比例,编制纪律,政事分开,社会化,分类改革,机制僵化,效率低下,法治政府,行政组织法

乡镇机构编制改革调研报告

乡镇机构编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。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乡镇机构改革,按照市编办的统一部署,我办从4月下旬开始对全区乡镇、街道机关及其事业站所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,进一步掌握了情况,澄清了底子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:

  1. 乡镇机构编制现状
    • 全区共有乡镇42个、街道办事处18个。其中,乡镇机关平均编制30人,街道办事处平均编制25人。
    • 乡镇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的经济发展、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等工作。街道办事处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的社区管理、社会服务、公共事务等工作。
    • 乡镇、街道机关目前均为事业单位,其编制由市编办核定,并由乡镇、街道党委和政府管理。
  2. 乡镇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
    • 机构编制数量超编严重。全区乡镇、街道机关实际在编人员总数为2230人,比核定编制数多出530人,超编率达23.8%。
    • 机构编制结构不合理。乡镇、街道机关的编制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、社会管理等领域,而经济发展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编制较少,导致乡镇、街道难以有效履行其职责。
    • 乡镇、街道机关人员素质不高。由于乡镇、街道机关编制有限,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,导致乡镇、街道机关人员素质不高,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。
  3. 乡镇机构编制改革的建议
    • 优化机构编制数量。按照“精简、统一、效能”的原则,对乡镇、街道机关的机构和编制进行优化调整,减少超编人员,提高编制使用效率。
    • 优化机构编制结构。根据乡镇、街道的实际需要,调整机构编制结构,增加经济发展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编制,减少行政管理、社会管理等领域的编制。
    • 提高机构编制人员素质。加强对乡镇、街道机关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政治素质、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,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。

乡镇机构编制改革,乡镇机构编制现状,乡镇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,乡镇机构编制改革的建议,乡镇机构人员编制专项调研

标签: 事业单位改革机构改革总结 改革 事业单位

健康生活驿站 - 健康养生,生活指南 备案号:滇ICP备15002295号 由健康生活驿站强力驱动

网站地图 | TXT地图 | 站点地图
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联系我们:Q(2685920188)